全市首创的“云和县民间民俗乡村文化艺术月”活动已连续举办十三届,并经项目评审获丽水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项目)品牌奖......
查看全部张再堂从17岁开始跟随叔父张子圆学习包山花鼓戏,经过多年的随班学习演出,再堂技艺日益精湛。他擅长包山花鼓戏的前后台各类表演,能胜任包山花鼓戏班的各类乐器,包括二胡、唢呐、笛子、锣、鼓等乐器,是后台的一…
查看详细徐锦山,一家四代人都演花鼓戏,从太公徐同庆是包山花鼓戏的灯首,爷爷徐子义是花鼓戏的灯首,是演旦角,40年代徐子义儿子徐献帮演旦角。
查看详细徐行顺祖辈从事造船业,属家族式传承。由祖父传授造船手艺给父亲徐时兰,后徐行顺随父亲学习造船手艺。从出师后即在当地从事瓯江上各种船只的制造,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徐行顺仍以造船为生,并传授学徒绕文武、绕…
查看详细炼火流行于浙南山区一带,在农耕社会人们将火视为神灵加以崇拜,炼火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就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和祭祀。云和炼火一般在新庙宇落成、修复或重新雕塑佛像以及家庭安置香火驱病消灾等醮事活动中进行,成为…
查看详细1979年9月—1984年7月,在梅竹小学就读;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梅中就读,跟随爷爷学艺;1987—1990 随爷爷一起在丽水各地从事各类民俗活动,如做功德、祭祖、迎神、炼火、讨火种等…
查看详细刘国平,1950年11月出生,1969年知青插队,1970年被抽调到云和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任文艺工作者,1982年调入云和县工人俱乐部工作并担任主任,1987年调入云和县青少年宫担任主任。2008…
查看详细廖复新自初中毕业后即从师学习木工技艺。民间木工行业多为走家窜户为百姓制作各类木制用品,廖复新从建房上梁、立柱列椽的大木,雕窗制门、做柜制橱的方木,到凿盆箍桶的圆木,均有涉及,尤其以方木见长。有了扎实的…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