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板龙舞
云和板龙舞
云和板龙舞
云和板龙舞

云和板龙舞

分享:

云和板龙舞追溯至元末明初,有近700年历史。相传泰定元年下街姑娘柳氏因吞食龙卵而仙化成“龙母仙娘”,后入驻城郊夏洞天修练。旧时云和城火神猖獗,人们使根据传说制作板龙,在元宵节十三至十五日迎龙灯,以请回“龙母”降服火神,恩赐世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云和县志》记载:“13日上灯夜,六坊居民截竹为龙,周巡城隔……”元宵节舞龙灯、观龙灯是最隆重的民俗盛事之一。 

云和板龙制作工序考究,手法表现丰富,集书法、绘画、剪纸及扎制编糊等艺术于一体,其中剪纸工艺尤以沙铺插花板龙见长。板龙舞融舞蹈、体育、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于一炉,包括“卧龙”、“盘龙”、“送龙”、“抽龙”、“生龙儿”、“踩麦”、“盘衙门”等阵法,其中尤以“龙尾抽”阵法最为精彩。云和板龙舞以相得益彰的造型与纹饰,体现南方龙灯的华美与庄重;以不同凡响的阵法体现南方龙舞的彪悍与奔放,彰显了山区人民质朴粗犷的性格,达到质朴与灵动的统一。

云和板龙舞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西南一带龙图腾信仰的遗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研究价值和民间艺术传承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民俗活动又超越了单纯的祈福信仰范畴,赋予更多的时代精神,保护、抢救云和板龙舞对于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