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洪拳分布在浙江省西南部,以云和县为主,遍及松阳、丽水、龙泉等相邻县市,是清末著名拳师、辛亥革命志士、处州双龙会首领之一李春贤,师从奇人凤阳婆和南少林高僧陈德标,在传承发展中巧妙整合而独创的拳种,属浙江传统武术套路中的稀有拳种之一。
炼火在浙南山区比较流行。炼火者赤脚在烧红了的炭火上表演,是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相似于本地畲民的篝火庆祝狂欢,后来发展为与殿庙或某些佛事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祈求平安、消除污秽,对美好愿望的寄托,有广泛的群众…
山歌作为山区农民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古朴优雅、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积淀着独特地传统文化,承载着深厚地历史内涵,反映了山民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
彩带又称丝带,是畲族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彩带是畲族姑娘心灵手巧编织而成的艺术品,亦是畲家的日常生活用品。畲族彩带,图案丰富多彩,以红、绿、黄、紫等色线与白线相间编织,主要纹样有“十三行”、“水击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十二生肖’…
云和板龙舞追溯至元末明初,有近700年历史。相传泰定元年下街姑娘柳氏因吞食龙卵而仙化成“龙母仙娘”,后入驻城郊夏洞天修练。旧时云和城火神猖獗,人们使根据传说制作板龙,在元宵节十三至十五日迎龙灯,以请回“龙母”降服火神,恩赐世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包山花鼓戏系由安徽“凤阳花鼓”衍变而来,经历代艺人的嫁接创新,自成一体,是一种介于民间歌舞、曲艺和小戏之间的艺术形式。该村花鼓戏历史悠久,从明代开始,历经400余年,代代相传,相沿不绝。
八步洪拳
炼火
沙铺山歌
畲族彩带制作技艺
云和板龙舞
包山花鼓戏
云和鼓词
云和狮子灯
畲族舞蹈
瓯江水上蛟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