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文化
金龙腾盛世,春到福满门。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又迎来了新一届的讨火种热潮,云和县白龙山街道沙溪村与泓新村在元宵到来之际举办的“讨火种”民俗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
讨火种历史悠久

据《云和县志》记载,讨火种习俗兴起于明末清初的沙溪、高胥一带,每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十二至十五举行,以赴火局、接新火(传递火种)、仙娘阅城送火、吃仙娘饭等为主要仪式内容,还涵盖了民间舞龙、舞狮、社戏等民间艺术,是一项集祭神、娱乐于一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艺术、信仰等诸多文化价值的传统民俗活动。

文化精髓的传承

讨火种民俗活动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酝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活动在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和白龙山区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取得了非常热烈的效果,可谓盛况空前。活动期间,鼓乐齐鸣,华盖彩旗飘摇,仪仗规范,还有民间戏剧等,来自沙溪村的群众近百人自发参与,线上观看直播人次更高达五十余万人,其影响力尤为深远。

云和人民期待龙年成为新的丰收年,老百姓种粮得粮,做菇得菇,安居乐业。仙娘文化的宗旨是从善、积德、博爱、仁义。因此,2024年龙年讨火种民俗活动,力求更完美地再现几百年前原汁原味的民俗盛世。大家将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采新火、接火种、阅城送火、分喜饼、拦路祭、社戏、民间吹打、吃仙娘饭等。


云和非遗源远流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精髓,云和讨火种习俗会生生不息延续下去,并且深植在每一个人心里。那份美好的期盼会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