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精髓,保护民俗文化 | 云和县民俗文化研讨会隆重召开

山水家园,童话世界,走进云和,走进这座有着“浙西南秘境”之称的美丽小城,民俗文化绽放出恒久的美。九曲回肠的瓯江,蜿蜒于拔地群峦的仙霞——洞宫山脉,茫茫无边的原始山林,掩映着错落有致的古老村庄,屋舍俨然,岁月静好。

640

云和县建县于明景泰三年,分丽水县之浮云,元和乡之半建县,取名云和县。作为浙西南“秘境”的云和,拥有悠久的畲族文化、农耕文化、船帮文化、银矿文化...等十大文化载体。正因如此,民俗也成为云和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640

6月2日,由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云和县民俗文化研讨会在浮云街道局村村隆重召开,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连晓鸣、省非遗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许林田等民俗学专家应邀出席。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瓯江水上蛟龙节》、《云和讨火种习俗》两个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深入讨论,为下一步申报国家级项目建言献策。市文广旅体局、浮云街道、白龙山街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相关同志参加研讨会。

640

640

瓯江水上蛟龙节是瓯江船帮文化和板龙文化的结合,兼具云和典型的龙信仰、船帮民风习俗、民间艺术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活动参与面广、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承载着华夏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追求。

640

讨火种习俗兴起于明末清初的沙溪、高胥一带,每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十二至十五举行,以赴火局、接新火(传递火种)、仙娘阅城送火、吃仙娘饭等为主要仪式内容,还涵盖了民间舞龙、舞狮、社戏等民间艺术,是一项集祭神、娱乐于一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艺术、信仰等诸多文化价值的传统民俗活动。

640

64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精髓,云和民俗文化会生生不息延续下去,并且深植在每一个人心里,那份美好的期盼会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我们希望此次云和县民俗文化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可以让云和的传统民俗得到有效的继承与发展,也期待非遗文化迎来更加广阔的明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