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丽水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之行,传统文化之美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壮丽悠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神奇而瑰丽的浙西南,诞生了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活力四射的六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非遗、了解非遗,通过丰富多样的非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悟历史的力量。

640

640

640

640

640

为进一步宣传和展示丽水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大力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新的生机,由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云和县浮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承办,云和县文化馆执行承办的2024丽水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和主场非遗展演活动在采真里历史文化街区盛大举行,吸引了一大批当地民众前来参观,与远道而来的各区县传承人共襄盛举。

640

640

640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分别有: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魏秀慧、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民俗专家连晓鸣、云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振华、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许林田、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吴广丰等。

640

640

黄溪穿城而过,环境幽静古朴。溪水上的石门桥已有千年的历史,架起了云和古往今来的秘密。人来人往的街道,沿街的小店,都有着旧时光的韵味儿。采真里黑白的建筑,灰墙黛瓦的遗留,与非遗文化彼此辉映,相得益彰。为了能够更直观的将非遗文化呈现给现场的观众,活动现场邀请到了近百位非遗演员,他们以歌曲、舞蹈、戏曲等表演形式,给大家带去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包山花鼓戏、丽水提线木偶戏、松阳高腔、青田百鸟灯舞、汀州吹打、畲族舞蹈轮番上演,数十项非遗荟萃一堂,点亮云和的初夏。

640

汀州吹打——《将军令》

640

云和狮子灯——《狮舞云和》

640

松阳高腔——《拜刀记》

640

包山花鼓戏——《卖花线》

640

畲族舞蹈——《传袋》

640

丽水提线木偶戏——《济公》

640

云和八步洪拳——《精忠报国》

640

青田百鸟灯舞——《百鸟灯舞》

除了非遗展演之外,活动现场还开设了非遗集市,涵盖数十个项目,集非遗项目技艺展示、非遗美食、非遗手工艺品等内容于一体,将“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集市融入日常生活,让广大居民游客畅享非遗购、共赴非遗游、沉浸非遗味。近年来,云和县依托梯田开犁活动、包山花鼓戏、讨火种、八步洪拳等本土非遗资源,扎实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宣传展示、融合创新等工作,奋力打造丽水非遗传承发展的云和样本,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当前,云和正阔步行进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的伟大征程中。此次丽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举办,既让云和群众得以在家门口遍览来自各地、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又能借此机会充分展示云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谓是一件正当其时、恰逢其势的喜事,一件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幸事。此次光临云和、参加盛会的来宾朋友们,既在展示体验之余,尽情感受云和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又能深度参与、充分交流、各展所长,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繁荣大发展。

640

640

640

640

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命的记忆,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是穿越历史时空最难以消弭的生活印记,浸透着浓厚醇香的尘世烟火味道。让传统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全新活力;让我们一起将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分享: